一艘“废弃航母”,漂泊了四年,耗资上亿,惊动了五个国家。看起来像一笔不值的生意,实际上却像一场错综复杂的间谍大片。这笔交易中,最大的疑问就是——航母内真的有图纸吗?这些图纸值不值?到底值不值得花这么多钱买?今天,我们就来逐一拆解这段历史京融实配,揭示背后的真相。
1997年10月,香港创律集团的董事长徐增平听闻乌克兰要卖航母的消息。“瓦良格”号,这艘苏联遗留下来的航母,虽然还没完工,正停靠在黑海旁生锈,但外界普遍认为它不过是一个空壳,买回来最多能做个水上酒店。但徐增平不这么看,他亲自飞到基辅一探究竟。
1998年1月27日,徐增平第一次登上“瓦良格”。船体覆盖着尘土,舱室里空无一物,但他看了一圈后,坚定地说:“这不是酒店,它是宝藏。”他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废弃的船壳,而是里面的图纸。
然而,图纸不是菜市场的商品,不能随便挑选。乌克兰方面坚决表示:“这是国家的核心资产,任何图纸都不可能轻易交给你。”几轮谈判后,几乎都无果而终。就在此时,转机出现了。在一次晚宴上,乌方代表阿斯纳耶夫喝了几杯酒后,松口说:“图纸不是不给,是不能便宜。”
接下来的谈判进入了更为复杂的阶段。乌克兰造船厂的厂长马卡洛夫反复强调,图纸的价值远高于船体本身。最终,双方达成协议,成交价定在2000万美元,涵盖了航母和图纸。当图纸被正式交付时,8辆卡车满载着40到50吨的纸质文件,士兵们严密看守,仓库内安装了红外报警器,门口还设置了掌纹识别系统,堪比保护黄金。乌方的军人对着图纸敬礼,眼含泪水。
展开剩余80%这些图纸涵盖了航母的总体结构、动力系统、武器布局、电磁兼容、舾装接口等关键设计模块,堪称中国自主研发航母的“技术教科书”。然而,事情并没有如此简单。当图纸运回中国后,专家们一一检查,发现有些关键的图纸缺失了。这不是运输过程中丢失,而是在徐增平一行人到达前,乌克兰和俄罗斯相关部门已经提前拿走了。
然而,中国人并非轻易放弃。徐增平迅速找到乌克兰黑海造船厂的负责人,谈判中双方耐心沟通,最终换来了一个好消息:“工艺室还有一套副本,交给你们。”于是,另一套完整的图纸得以成功交接,关键的模块终于补齐。这个操作远非简单的复制粘贴,而意味着——我们终于掌握了整个航母的“血脉结构”。
因此,当有人问图纸真的在船舱内吗?答案是:有图纸,但不在船舱里,是我们通过不懈努力拿回来的。
然而,买了图纸的事情并没有结束。1999年7月,“瓦良格”号准备从乌克兰出发,拖往中国的大连,开始了它跨越地球的航母漂流之旅。
“漂”这个词一点不夸张。航母的船体没有动力,完全依赖拖船。11艘拖船、12艘消防船陪同,整个航程长达一公里,拖行速度仅为每小时6公里,比老年人散步还慢。
最棘手的难关出现在博斯普鲁斯海峡。这里属于土耳其管辖,按照《蒙特勒公约》,非军用船只可以通行。但土耳其方面坚决表示:“太大、太危险”,直接拒绝通行。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国也纷纷表态,反对这艘船通过。尽管他们自己不打算买航母,却极力阻挠别人购买。
1999年12月20日,美国驻土耳其大使皮尔森亲自出面施压。2000年2月23日,中国方面坚决表态:“这是民间合法交易京融实配,希望土方依法处理。”同时,土耳其开出条件:要求支付10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,交出完整的船体保险,并提交20项通过安全评估的报告。这些条件几乎让航母难以通行。
这艘航母就在黑海漂了整整两年,连乌克兰方面都忍不住表示:“你们不让船通过,那我就拖回来!”但徐增平死死咬住:“就算船沉了,也要沉在海峡口。”有趣的是,在这段时间里,曾有身份不明的西方人士出现在航母旁,试图接近船体,查看细节。徐增平气得拍桌子:“你们不买,竟然还想抄作业?”法国记者甚至拍到图纸的编号,连图纸的封皮都被放大研究。
直到2001年底,中土谈判开始松动。通过多方协调,徐增平最终通过第三方银行担保,成功换来“可以试拖”的许可。2002年3月3日,历时四年,这艘航母终于抵达大连港。
当天,没有锣鼓,也没有烟花。马卡洛夫站在远处,低声说了一句:“我们留下的是遗产,而中国带走的是未来。”
对于这笔交易,大家可能认为,买航母只需要花钱,但实际上,钱并不是最大的问题,资金的筹集过程才更具挑战性。当初徐增平估算所需资金不过几千万,结果仅拖船费用就已经超过了千万美元。加上安全保障、海峡谈判、保险评估等费用,整个项目的总成本最终突破了1亿美元。
徐增平曾接到朋友的劝告:“这件事太疯狂,退出还来得及。”他却坚定回应:“为了这艘船,我连命都不要了。”
资金的筹集方式五花八门。他在澳门一口气卖掉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古董茶具,依靠与收藏圈的关系筹集资金;他还组织饭局,邀请企业家出资,“一桌女排,两千万”;最终,他还拉上了华夏证券投资,结果差点让投资者陷入困境。华夏证券为此出资两千万,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,公司的资金遭遇危机,员工们都不知道,原来他们投资的不是“酒店项目”,而是一艘航母。
更荒谬的是,徐增平当年参加拍卖时,为了不让人发现,特意戴上假发和帽子,签合同时才露面。而当航母图纸顺利抵达大连的那天,徐增平在办公室里静坐了八个小时。“不敢睡,怕一睁眼就梦醒了。”
参考资料:
- 中国从乌克兰获完整航母图纸,促进国产航母研发,新华网,2013-09-01
- “瓦良格”号如何来到中国,南方日报,2015-01-22
- 瓦良格与华夏证券的往事,中华读书报,2013-07-17
发布于:天津市蜀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